这可能是平台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经历。
站在2020年上半年的末尾,我们不妨带着这些问题去看看智虎发生了什么。
首先,用户规模有所上升,但平台的专业特色没有改变
从邀请机制到开放注册,再到下沉到较低的城市,智湖见证了用户数量的激增。早在2019年,智虎就正式宣布用户数量超过2.2亿。
然而,随着平台规模的迅速扩大,业界开始认为智湖高知识平台的形象并不存在。
现实中,多层次用户的涌入必然会稀释原有的股票分类,这可能是任何平台规模扩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那么,智虎目前的用户属性是什么?与过去相比,它是否真的发生了显著变化?
2017年,业内有人用python分析了智湖的种子用户与当时智湖平台拥有1万多粉丝的头用户的对比结果。当时的结果显示:“从它的种子用户到现在的六年后,智湖的用户分布构成已经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其活跃的头用户大多属于设计师、媒体人、产品经理、企业家、投资者和程序员等领域。
那么,智湖目前的用户分布情况如何?
在这里,这位昵称为Cxb168的老师列出了2019年7月(3-9日)近1000万智虎用户的头像,这可能会为我们提供一个大数据的视角。
弹性搜索网实现的数据存储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互联网产业、计算机软件、高等教育、临床医学、创意艺术、电子商务、金融、法律、基础教育、快乐科技”在智湖用户中排名前11位;“学生、产品经理、工程师、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在智湖用户职业分布中排名前五;“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在智湖排名前三。
通过这个样本容量高达1000万的数据,不难发现,尽管近年来智湖的用户数量激增,但其用户构成属性并没有太大变化,而高知在智湖的用户分布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第二,社区氛围保持不变
用户规模增长带来的第二个担忧是:知道随着多层次用户的进入,社区氛围是否会下降吗?
坦率地说,这实际上是一个相对主观的问题,难以量化。在这方面,也许只有通过与其他平台在相同内容上的比较,我们才能发现差异。
在这里,它已经成为主要平台上标准工具的热门搜索列表,这可能会为我们提供一个窗口。
以6月22日北斗三号收星成功发射为例。当时,它同时出现在微博和智虎的热门名单上。然而,通过这两个平台观察这件事的传播,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大的不同。——微博平台传达了北斗三号最终星成功发射的好消息,但对其价值和工程难度的讨论却很少。然而,在智虎平台上,我们看到了一群智虎认证的客户和用户,代表有“我们的空间、环球日报、高德地图在路上、中国网、航天飞机”等。并从各个方面和层面介绍和讨论了北斗三号最终星的成功发射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综上所述,微博更注重信息的快速传递,智湖平台更注重事件的价值讨论。这种差异已经在之前的热门搜索事件中有所体现,如《巴黎圣母院之火》、《后浪》放映宣传片》、《周杰伦粉丝疯狂榜》等。
例如,面对“巴黎圣母院火灾”,微博平台的用户传达信息和遗憾,智湖平台的用户则讨论巴黎圣母院的故事、建筑的三维模型、火灾原因、灾后恢复、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对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启示。
看看leopard,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平台上——用户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的不同特征。不难发现,智湖平台商会的特色依然存在,它的知识面仍然远远超过其他平台。
因此,在这里,我知道社区气氛正在下降,但我觉得这并不客观。
在保持“专业、认真、友好”的社区氛围中,智虎一直努力工作,可以说是走在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前列。
从公共信息来看,智湖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区规范、算法能力和产品机制”三位一体模式的社区管理技术体系,通过《良性讨论公约》、社区管理机器人“瓦力”和从五个维度计算的信用盐值,实现了事前引导、事中拦截、事后报告、全程干预和处理社区不友好行为的机制。
随着这一机制的运行,智湖平台上很难找到一个生存的土壤,来应对网络暴力、降低智商税等其他平台上凸显的行为。
在智湖,如果没有真正的材料,内裤很可能会被扯掉。例如,威客财经在B站非常火爆,但今年3月,智虎用户发现了诸如“有人设骗局、洗文稿、剽窃”等问题;另一个例子是“教师体罚学生导致吐血”事件,该事件前一段时间在其他平台上很吵,但后来有所逆转。事实上,智湖专业用户通过血液分析做出的判断极大地推动了事件的逆转。
在我看来,这是了解社区氛围价值的体现。
第三,内容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加快商业化能力
对智虎来说,商业化可能是行业中讨论最多的话题。
这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智虎经历了一个从保守主义到商业化接受的过程;第二,智虎被接受后的商业化能力问题。
从保守主义到商业化的接受,智虎的商业化已经被反复证明,很多评论甚至用户认为智虎是在打自己的脸。
但事实上,智虎对商业化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周源早些时候说过:“智虎没有‘以赚钱为耻’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不现实也不高尚,不值得钦佩。”
事实上,无论是平台方还是平台的内容贡献者,一直用爱来发电都是不现实的。否则,西瓜视频和站B之间就不会有高价偷猎.
目前,智虎通过广告、直播、盐选会员、推荐好东西等多种内容模式探索并加速商业化,这是平台和平台用户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如果一个用户已经超过2亿个平台,不能实现商业化的良性循环,那么恐怕真的会有大问题。
那么智虎的商业化能力是什么?
就智湖平台本身而言,我个人认为,虽然它还远远不是顶级玩家,但它的商业化能力正在被迅速激活。从数据来看,广告收入是智湖商业化增长最快的部分;知识支付也在快速增长。截至今年2月底,智湖平台的付费用户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倍。在帮助高质量的内容贡献者实现知识实现方面,智湖平台可以说是能够在今年7月突出显示——智湖作者的20万字作品《洗铅华:恶毒女配生存录》,该作品在智湖盐选栏目推出,单价29元,不到一个月。时间收入接近40万;智湖用户兰达任贤写的一篇文章《最新2020年6月液晶智能电视选购攻略》通过智湖的“好东西推荐”带来了2200多万件商品。
虽然它们是最高的基准,但在这里,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智湖平台高质量内容的货币化力和用户的消费力。
第四,外来投资的涌入但内容的独立性没有改变
平台内容的突出价值和用户的激增也让智虎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其最新投资是2019年8月4.5亿美元的第二轮投资。
然而,随着投资者数量的增加,许多人开始担心内容是否呈现
对此,智虎实际上回应了——,“社区管理规范是智虎的底线,不能改变。随着智虎的发展,任何投资者(包括智虎本人)都不能妨碍社区氛围和用户讨论。”。智虎相关负责人在之前的分享中也表示:“内容是用户写的,也是用户批准的。我们只是创造了这样的联系机会和场景。”
对此,我们可以翻译,也可以这样说:智虎在内容呈现上的标准是“以社区规范为标准,只充当互联网热点和用户态度的搬运工。”
当然,还有一个言行是否一致的问题。
为了验证智虎的言行是否一致,事实上,有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可以去智虎——搜索其投资者是否有争议的信息。然而,一个人四处搜索,发现他的投资者的有争议的信息通常在智湖平台上显示和深入讨论。这表明智虎的内容独立性没有受到资本进入的影响,智虎仍然是社区规范下互联网热点和用户态度的搬运工。
在末尾写:
目前,这个行业似乎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奇怪的思维定势的怪圈。——平台不能扩大或商业化,它必须用爱来发电,否则它会恶化。一方面,他们不允许平台拥抱变化,但另一方面,他们喜欢批评平台错过机会和未能把握趋势。
或者是这种想法导致了麻烦。当他们看到智虎的用户数量超过2亿,资本的涌入和商业化探索的加速,他们本能地对智虎产生了各种所谓的担忧。
然而,带着这些所谓的担忧,站在2020年中期,对比智虎的现在和过去,我们发现业界所谓的对智虎的担忧多少有些多余。33,354名用户消息灵通、认真讨论问题、专业、友好、内容独立,这些仍然是智虎的特点。你认为智虎变了吗?事实上,智虎没有变。
文本|相邻章节
作者:邻里篇[微信号:ZLxgic,公开号:TMT317]是一位独立作家,专注于科技互联网评论,致力于传递有价值的思想,关注智能手机、消费行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