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红色营销课堂:如何提高针对性
浏览:435 时间:2021-10-2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营销在本质上发生了变化。对于大多数行业来说,进入市场的门槛越来越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从泛文化、泛意识形态的消费圈来看,“网络红色经济”的兴起有几个原因:一是以“95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形成了庞大的受众群体。根据百度《95后生活形态调研报告》,大约有1亿“90后”人,他们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也是在线社交平台最重要的用户。他们最喜欢的是在网上赞美、分享、评论和吐痰。他们最认同的是流行的价值观,如居住、逗留、风趣和冷漠。他们热衷于弹幕、美丽和“表情包”。“网络红色经济”极大地迎合了他们的个性和开放的心态。其次,短视频共享平台的普及和移动视频直播平台的井喷催生了网络红色经济的大爆炸。2007年,外国视频网站YouTube推出了一项视频广告分享计划,将收入的55%分配给视频内容创建者,网络红开始出现。随着国内社交媒体平台如“双微震”、“快手”的日益普及,流量积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已经蓄势待发。就网红而言,有必要明确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和积极的质量内容。根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79.9%的受访者认为网红是为著名的年轻人准备的,43.8%的受访者认为网红是一个通过整容和撒谎来包装自己的骗子,40.5%的受访者认为网红是一个从事粉丝营销和销售劣质产品的淘宝卖家。这样的调查结果可能有偏差,但也反映了公众对“网络红色经济”的不良印象。因此,企业在选择与网红合作时,也应该参考网红的属性是否符合自己的定位,然后通过已经合作过的案例进行验证,这样双方的合作效果才能更加具有可预见性。对于商家来说,“网络红色经济”需要提高营销的针对性。品牌需要知道我是谁。谁是我的用户?你想生产什么产品?要把用户培养成粉丝,我们应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开发出满足用户痛点的产品,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品牌定位。“网络红色经济”本身就是一种倡导个性的商业模式。因此,依靠明确的品牌定位,将自身优势与受众需求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实现品牌的筹码,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考虑到一些kol可以直接带来转变;有些kol只能带到l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