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星的“自爆”是为了自我保护,资本支撑的建筑会倒塌吗?
浏览:226 时间:2022-11-18

4月2日,瑞星发布了一份关于“伪造22亿元交易”的内部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与虚假交易相关的总销售额约为22亿元人民币。这个消息一传出,各方都震惊了,瑞星的股价暴跌了75.57%,在一个交易日里触发了8次导火索,市值蒸发了65亿多美元。事实上,瑞星一开始否认了这一点。今年1月,调查机构泗水研究(Surabaya Research)发布了一份关于做空瑞星的报告,称该公司在瑞星900多家门店花了2.5万多张购物小票,并根据内部微信聊天记录和门店视频得出结论,瑞星2019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日销售额至少有69%和88%被夸大了。当时,瑞星拒绝接受这一调查结果,但现在瑞星选择了“自爆”的方法,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避免破产清算。因为纳斯达克有规定,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价跌破1美元并持续30个交易日,它将被警告亏损前,如果在接下来的90天内找不到自救措施,它只能退市。从过去的一些教训来看,纳斯达克系统是严格的,金融欺诈的后果不仅是破产,而且还有投资者的索赔,最终的损失将是非常悲惨的。与当年瑞星风光的上市相比,现在的结果令人尴尬。瑞星于2018年进入咖啡市场,虽然时间并不早,但却引起了轩然大波。CEO钱和大股东陆都出生在“神州”,所以他们信奉租车市场“烧钱扩张”的理论。在高补贴的销售模式下,“免费第一杯、买两送一、买五送五”等销售策略吸引了顾客,瑞星也被视为咖啡市场的“黑马”和“鲶鱼”。瑞星在扩张后积极寻求上市。2019年5月,刚刚成立一年的瑞迅咖啡在纳斯达克敲响了警钟,创下了中国咖啡品牌从成立到在美国上市的最快记录。该公司筹资6.95亿美元,市值达到42.5亿美元,成为当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的最大亚洲公司。但是在这种风景背后也有争议。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过度依赖资本和疯狂烧钱的扩张不可能永远有效,但瑞星热衷于此。虚荣心和光环可能给了瑞星高估自己能力的错觉,甚至为了维持这种错觉而伪造交易金额。事实上,瑞星的经历与乐视非常相似。乐视在繁荣时期也疯狂融资烧钱,上市后股价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