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浙江杭州、金华、丽水等地相继推出“三色健康码”,并采用“一人一码、三色管理”的模式作为疫情期间返乡人员的通行证。
据报道,所谓的“健康代码”是基于数字能力的健康评估证书。
在一人一院的管理模式下,展示绿色代码的人将穿过整个城市;有黄色代码的应在7天内集中或隔离在家,连续申报健康出拳不超过7天正常后转换为绿色代码;那些有红色代码的人需要在家里集中或隔离14天,然后在14天的正常健康检查后转向绿色代码。
在企业开始复工时,人员的流动无疑会增加疫情防控的风险,而“一人一码”健康评估则证明了数字化,有效地实现了流动人员的健康管理,实现了员工去过哪里、是否有感染风险的数字化追溯,使得企业复工期间的疫情风险更加可控。
在“一人一码”的背后,大数据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疫情
最近,民政部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科技互联网公司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在当前的城市社区和
与17年前的非典疫情相比,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疫情”中,我们有了更多预防和控制疫情的新生力量。当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时,我们也有了更多的技术和手段来抗击这一流行病。
浙江省许多地方使用的“健康代码”的数字化健康评估证明,它实际上可以建立复工期间的人员流动数据库,并基于终端的LBS技术和人员流动迁移的大数据图,获得完整的疫情防控数字地图,从而进一步实现人员返岗的数字路径追踪,实现疫情的数字化控制。
大数据对疫情防控的辅助作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重要节点:前期、中期和后期,不同节点的作用不同。
在疫情爆发的早期,大数据的更大作用体现在对病毒宿主的研究上。例如,1月24日,北京大学的研究小组发表了一篇论文,称NCP病毒的中间宿主可能是水貂,在研究中,该小组利用病毒特异性基因组数据和现有的病毒基因数据库进行数据检索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