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心有《全国购员工转代理人专属权益》的一份文件被曝光,允许心有员工以个人代理的身份加入心有。这意味着心有已经从二手车交易转变为交通销售,走上了人人拥有汽车的老路。
自5月份以来,心有股价一直徘徊在1.3美元左右的退市边缘。此前发布的财务报告显示,Q1的交易量跌至约6000台的低点,账面现金仅为4.78亿元人民币,甚至无法支撑新季度的亏损。心有在4月底发布财务报告后,在5月初匆忙实施特许代理。可以预测,其4月份的表现并没有跟随市场复苏,它打算通过减少线下支出和转向交易信息平台来节省资金。
然而,此时心有通过转型交通配送实现了转型,不仅面临着交通进入和品牌优势不足、财务报告反映的交易转型能力低、客户获取成本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未来重返二手车交易市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交通平台转型背后:“中国二手车电子商务第一份额”
与以往销售业务类似,心有的“员工代理”仍是一种转移业务负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举措。据此前媒体分析,《心有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在业务方面一直处于持续亏损的过程中。截至2019年底,其账面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约为4.78亿元,季度亏损高达9.66亿元,难以支撑下一季度的运营;与此同时,与总资产53.8亿元和总负债49.2亿元相比,其企业价值已降至几乎为零。
尽管如此,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心有的自行车营销成本持续上升,但相应的自行车收入却没有增加。此外,疫情对其业务的影响,心有最近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根据《心有财务报告》第一季度总收入8000-8500万元的预测,以及2019年第四季度自行车收入13700元的计算,第一季度的总交易量只有6000台左右,很难支付企业的基本行政运营成本。
但是,当二手车市场基本恢复工作并恢复生产后,心有近期的交通状况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可以预测其4月份的销量很可能相当于Q1一个月的2000辆左右,持续的亏损很可能会再次加剧心有的现金流紧张。因此,转变分销平台的销售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在短期内尽可能减少损失,可能是心有最后的选择。
降低高昂的线下成本是心有的当务之急,首先是员工。从3月份开始流传的心有内部信件显示,大量员工被迫停工待岗,而这一次,线上的加盟代理将会变相将员工调离企业。
与人人都有车一样,将员工转化为特许代理人可以大大降低员工工资等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将车辆交易损失从自身转移到代理人身上,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绩效损失。最近发布的2019年财务报告持续降低了心有的市场信心。从这个角度来看,心有似乎试图以这种方式尽可能地挽救其财务表现。
虽然这可能有助于后续的财务表现,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填补财务漏洞的方式可能会对心有产生更明显的影响。作为“中国第一家二手车电子商务公司”,纳斯达克的心有在上市前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剥离并出售了金融、事故车拍卖、本地交易、B2B等一系列业务,以尽可能降低自身业务的债务绩效。然而,企业能讲述的故事越来越少,这也是其股价继续徘徊在退市线的原因之一。
迷失的心有:不可能是第二辆人人汽车
从之前的财务表现来看,从金融到B2B的一系列业务剥离并没有出现
然而,原本在全国范围内只有一家企业购买的心有,在这次转型中完全变成了一个交通配送平台,离交易越来越远,其“二手车电子商务”的招牌再也打不动了。然而,纯交通配送平台在中国股市早已成为过去,其想象空间甚至比心有此前所认为的汽车金融平台还要小。这可能导致心有市场空间持续萎缩,甚至面临退市风险。
尽管心有愿意成为一个“小而美”的企业,但二手车这个低频率、高客户价格的行业,很难在小而美的基础上打造强大的品牌势能,没有品牌的流动成本持续居高不下。第三方数据显示,与人人汽车相比,心有在品牌流量上几乎没有优势,与瓜子等龙头企业存在明显差距。其在交通品牌中的价值劣势很容易导致交通成本再次上升。
更大的挑战是,在1万元的高客户获取成本背后,心有业务的低转换率导致,而心有的价值导致加盟商甚至可能低于每个人的汽车。人人汽车以前是以C2C模式起步的,双C终端用户是作为一个平台连接的;但是,心有国购只是一个单一的B2C平台,不仅在C端信息价值上竞争力较弱,而且曾经是B端汽车经销商的免费信息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它开始对平台线索收费,这可能会对合作的汽车经销商产生更大的影响。汽车经销商不是粘性用户群体。一旦它们被转移到其他平台,心有的全国性采购业务可能就名存实亡了。
此外,一旦心有将其流量从交易转变为交易,它将不可避免地与背后的58家雇主展开正面竞争。更不用说与58的高流量相比缺乏竞争优势,58是一个全面的分类信息平台。作为二手车消费的重要交通门户之一,一旦心有交通紧张,对心有的打击将更加严重。
事实上,自心有开始持续销售业务以来,其缺乏协同业务支持的单一业务模式不得不承担越来越低的铅转化率、越来越高的交通购买和车辆销售成本,收入维持难度也在持续上升。心有显然不是每个人的第二辆车。在这种变化下能否生存并不乐观,将来重返二手车交易领域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加盟代理:心有再次饮鸩止渴
根据文件《全国购员工转代理人专属权益》,心有不仅鼓励直接员工加入该机构,而且在加入条件中对商店/工作场所没有要求。这意味着任何员工都可以成为心有的个人代理(即特许经营者),使用心有品牌,支付相应的押金和服务费,并根据其收费标准购买业务线索和获得回扣。
与之前人人汽车的“员工创业支持计划”相比,虽然心有的线索成本更便宜,但对测试、转移等服务的支持也大大减少。然而,外界普遍将这种“人人有车”的策略解读为“变相裁员”,心有加盟代理商的员工能否获得相应的解雇补偿可能不得而知。
与之前大力投资线下店铺扩张的人人汽车相比,它始终坚持依靠汽车经销商的优秀信用进行过度上线,而缺乏检查和转移等线下能力的建设,因此除了销售流程之外几乎不可能为代理商提供其他支持。
另一方面,随着以往线下网络的扩张,人人网仍然可以在员工和门店基础上传播线下网络,即将原有的自营门店移交给员工接管运营。相比之下,心有几乎完全不知道线下商店。对于员工来说,加入或甚至允许“没有商店加入”,这种类似于微型企业甚至金字塔计划的加入方式很可能是心有在销售业务之外的又一次饮鸩止渴。心有员工加入后,其中,剥离损失和降低成本仍能支撑心有很长一段时间,可能很快就会有答案。